二十年新能源变迁,无锡先导的崛起与周期性困局|明星公司

新能源商业评论(NEBR),致力于打造新能源产业创变时代最有质感的商业评论内容,凝聚核心产业从业力量。明星公司栏目,关注行业头部重点公司,结合企业最新动态拆解产业方向、内部战略,形成权威的系统解读。

【摘要】当下全球收入第一的锂电设备公司先导智能,20多年前还是无锡一个破旧的无名仓库。

卷绕机起家进军锂电、光伏,一路做了不少业务内的技术突破。

如今新能源赛道遇冷,整体市场收缩,先导同样面临应收账款、存货压力。与此同时,有知情人士透露,其正朝向半导体设备寻求新增量,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尚未批量出货。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同样需要谨慎着手,把稳新能源与半导体之间的精准度关键。

以下为正文:

上世纪90年代末,无锡一个破旧的无名仓库里,王燕清每天和两位60多岁的退休工人一起承接小厂的电容器订单。

白天既当工程师,又当钳工、电工,负责所有的设计、装配、编程、调试,晚上就睡在仓库一角的小床上思考人生。

一直到2000年,这家仓库才有了个名字——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彼时的王燕清已经34岁。

电容器设备在当时并不属于创业的新鲜玩意,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大批仅靠模仿低端电容器产品的企业都能过得很好,不缺技术的王燕清如果选择顺应历史潮流,应该也会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

但一个现实是:彼时,国内高端电容器设备依然要向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际巨头进口。

经过多番考察,王燕清开始对标海外高端市场,试图打造国内最早的中国电容薄膜制造设备。

20多年后的今天,再回顾起曾经这个卷绕机快速运转的小仓库,更多的伏笔便有了答案。

01

让松下和ATL刮目相看的“卷绕机”大王

无论是电容器制造还是锂电池制造,都需要用到卷绕机。

在锂电池生产工艺的前段、中段、后段三个工序中,卷绕属于中段设备。

就锂电池卷绕机而言,其用于制作锂电池电芯,技术要求、定制性都更高,对设备制造企业的考验更严苛。

2002年,日本松下公司为了提高自家产能,开始全球考察,经熟人介绍下,王燕清得到了见松下一面的机会。

松下给出的条件很直白也很严格:提供每分钟能生产30个锂电池裸电芯的圆柱卷绕机。值得一提的是,彼时松下自己的设备也只能达到每分钟生产20个左右的成绩。

王燕清接受了这一挑战,经过不断地调试改进,最终达到了每分钟生产30个的标准。自此,无锡先导拿下松下订单,逐步走出国内通向国外。

截至2006年,先导的高压电容器缠绕设备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美国希尔顿(HiltonInternationalIndustries,全球电容器卷绕机龙头,2003年被BehlenGroup收购),成为超80%的高压电容器厂的设备生产商,年盈利超几千万元。

另一个契机源于ATL,即曾毓群创立的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彼时,松下、索尼、三星等外资锂电企业入华,ATL等本土成长起来的电池企业开始大力培养本土设备供应商。

第一次创业的曾毓群盯上了王燕清的先导智能,二十年新能源变迁,无锡先导的崛起与周期性困局|明星公司希望后者为自己开发一款锂电设备。

由于有过供货松下、索尼等海外厂商的经验,曾毓群对先导十分信任。进入2014年,成为宁德时代董事长的曾毓群再次联系上王燕清。这一次,宁德时代与先导智能签订了合计5996.9万元的采购合同,合同期限为三年。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宁德时代逐渐成为先导智能背后的那个男人。

此后,宁德时代几乎年年占据先导智能的第一大客户名额。2020年,宁德时代成为先导智能的第三大股东。直到2022年,宁德时代仍是先导智能的首要客户,贡献营收55.4亿元,占比近40%。直到2023年有所易主,退居第二位。

02

走出卷绕机,做整线布局

“卖铲人”生意的规模化逻辑在于,通过售卖高度标准化的设备给各家客户,从而迅速实现规模化降本。

但问题在于,锂电客户很难满足这一特征。

就锂电设备的各个工艺阶段而言,其中前端设备技术难度最低,标准化最完善,设备毛利率在20%左右;中段、后段标准化较难,毛利率相对更高。中段各家电池厂自身know-how属性较强,毛利率在30-40%;后段包括化成、分容在内的工序标准化程度最低,需要做大量的定制化工作,毛利率超过40%。

仅在中段的卷绕机领域做,是很难实现规模化的。

基于此,先导首先补齐了前段分切等设备的能力。2017年,先导收购泰坦新动力,进入了高毛利率的后段设备市场,完成了整线的覆盖。

更重要的是,整线能力对设备产品具有更强的产线协调和一致性把控能力。

对于涉及动力电池领域的车厂而言,既有定制化需求,又需要保证较高的良率,同时还需要快速上产能,基于此,一家拥有整线能力且成本相对较低的设备厂商更受青睐。

2020年,先导智能为安徽泰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制开发圆柱形锂电池产线,后者是国内首条实现200PPM(partpermillion,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之一,每生产100万个产品中,只有200个可能存在缺陷)的高速整线,也是真正意义上由单一设备服务商为客户量身定做,实现从前期咨询规划到后期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的第一条锂电池整线。

随着业务的扩展,先导智能逐渐进入光伏、汽车、3C、氢能等领域,定位为高端、非标、智能化设备平台。

2023年,先导锂电业务收入为126.42亿元,同比增长27.12%,毛利率为38.69%;非锂电业务中光伏收入为10.28亿元,同比增长121.85%,占比提升至6.18%。

03

新能源行业遇冷,新一轮挑战倒逼转型

自去年以来,整个新能源行业面临周期性寒冬,不少企业运营困难,这相应导致了设备公司的难题。

一个现实是:利润都成了账款和存货。

先导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据公司2023年年报,其应收账款达97.49亿元,2021-2023年年末应收账款占当年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7%、53.7%和69.3%,呈现逐渐升高态势。

图源:先导智能2023年报

就账龄来看,其1年以内(含1年)应收账款76.89亿元,1年以上应收账款达20.6亿元,占总应收账款的21.1%。

先导把应收账款按账期分类,乘以相应的计提比例,最终得到的坏账准备供16.18亿元。

就存货而言,先导2023年底存货132.07亿元,占总资产的37%。

仅这两项,在当下的大环境中,给先导的业绩表现提升了较多不确定性。

国内厂商遵循“3331”标准,产品发出到客户后,需先进行安装、调试和试生产,能够稳定满足客户需求后,经验收合格方能确认收入,这个时间间隔较长,1年左右是正常的。

对于锂电设备而言,前中后段某一个环境验收必须和整线一起试生产。如果下游锂电池生产商开工率较低,资金紧张,就有可能推迟或拒绝对设备进行验收,这一压力将成为锂电设备厂商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基于此,先导智能也向半导体设备寻求了一部分增量市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尚研发阶段,还未批量出货。后续新能源市场达到瓶颈,半导体设备将是一个具有更大增量市场的区间,但相应耗费的前期投入也更多,渗透的快慢取决于资本量和人才。

04

尾声

起家于薄膜电容器的先导智能,一路走稳锂电、光伏,做了不少业务内的技术突破。

但在当下这一时间节点,新能源整体市场遇冷,周期性困境是众生平等的判官,新的挑战考验着每一家厂商。

进军半导体设备领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同时,也需要谨慎着手,把稳新能源与半导体之间对于精准度的关键要素。

旧市场和新增量同样都是刀尖上的艺术。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懿景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